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10-09 作者: 访问次数:[]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3.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来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和全体相关人员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意识,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4.加快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明确各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全面修订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5.加强资源建设与共享。

遵循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规律和特点,加快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加大创新创业类慕课、微课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行创新创业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跨校学习的认证、学分认定制度。鼓励创新创业教育专家、知名企业家进课堂,推动高水平创新创业讲座、高品位创新创业活动进课程。

6.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应根据学校特点,结合实际,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参照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制订我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造学、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创新创业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课程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探索建立跨高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课程,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业等相关课程,积极引导高校及其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成果及时申请专利,帮助和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率。

7.加强创新创业教材建设。

各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有针对性地编写适合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编撰优秀校友和当地企业家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案例,探索编印适用于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行业企业的创新创业实务手册,引进或开发网络创新创业教育教材资源,吸收国内外先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优质资源,打造支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且不断更新的创新创业优秀系列教材。行创新创业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跨校学习的认证、学分认定制度。鼓励创新创业教育专家、知名企业家进课堂,推动高水平创新创业讲座、高品位创新创业活动进课程。

6.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应根据学校特点,结合实际,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参照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制订我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造学、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创新创业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课程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探索建立跨高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课程,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业等相关课程,积极引导高校及其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成果及时申请专利,帮助和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条:努力拼搏,放飞考研梦想;激情飞扬,彰显青春魅力-我们组织开展考研动员会 下一条:潺潺教导记心间,莘莘学子齐努力——必威Betway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圆满落幕

关闭